失败的自制硅脂

1,764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591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前言

上回瞎分析了一通硅脂性能对CPU散热的影响,这次就自己尝试做一个硅脂,并与市售硅脂进行了对比。自制硅脂主要成分为TiO2、SiC、石墨、硅油。事实上,金刚石粉末、金属粉末的效果会更好,但囊中羞涩,只能拣一些实验边角料进行第一次尝试。

硅脂配方初试

石墨粉:理想热导率 150W/(mK),0.3g

SiC晶须:理想热导率 83.6W/(mK),0.5g

TiO2:粒径100nm,理想热导率 8.7W/(mK),0.25g

硅油:1.5ml

混匀:SpeedMixer混合搅拌机,混合3分钟,消泡3分钟。

失败的自制硅脂

测试环境

主板:ASUS Prime B450 Plus

CPU:Ryzen 3 3100(2019生产)

散热器:ID-Cooling SE-50

硅脂:市售11W/(mK)硅脂、自制硅脂

具体测试方法

机箱侧板打开,散热器仅装一个风扇。风扇转速维持满速1800rpm。硅脂采用”X”形涂法。

使用Aida64 FPU单烤至温度曲线平稳。使用Core Temp检测和记录最高核心温度。

对CPU使用默认PBO、锁频4.3GHz两种模式分别测试。

失败的自制硅脂

失败的自制硅脂

失败的自制硅脂

结果

看图即可,自制硅脂在默认PBO的情况下与11W/(mK)的平分秋色,在超频4.3GHz时略逊一筹(但没有导致降频)。或许是硅油含量略多(很稀),也可能是缺少金刚石粉末等超高热导率的填料。之后有时间的话我会继续尝试新的配方和配比,看看是否能捣鼓出一个低成本、高性能的硅脂出来。

失败的自制硅脂

正文完
 0
R3默秒全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R3默秒全 2021-08-24发表,共计591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