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计 6780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1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Intel/AMD 桌面端 CPU 型号与插槽类型汇总
(已断更)
目前 Intel 桌面端发布的大部分处理器型号以及插槽类型如下:
LGA 775 接口; 45/65/90 纳米
赛扬 D:326、330J、331、335J、336、340J、341、345J、346、347、351、352、355、356、360、365
奔腾 4:505J、506、516、519K、520、521、524、530J、530、531、540、541、550J、550、551、560J、560、561、570J、571、630、631、640、641、650、651、660、661、662、670、672、Extreme Edition
奔腾 D:805、820、830、840、915、920、925、930、935、940、945、950、960
奔腾 EE:840-XE、955、965
赛扬双核:E1200、E1400、E1500、E1600、E3200、E3300、E3400、E3500
奔腾双核:E2140、E2160、E2180、E2200、E2220、E5200、E5300、E5400、E5500、E5700、E5800、E6300、E6500、E6600、E6700、E6800
酷睿 2 双核:E4300、E4400、E4500、E4600、E4700、E6300、E6320、E6400、E6420、E6540、E6550、E6600、E6700、E6750、E6850、E7200、E7300、E7400、E7500、E7600、E8190、E8200、E8300、E8400、E8500、E8600
酷睿 2 四核:Q6600、Q6700、Q8200、Q8300、Q8400S、Q8400、Q9100、Q9300、Q9400、Q9450、Q9500、Q9505、Q9550、Q9650、Q9700
酷睿 2 Extreme:X6800、QX6700、QX6800、QX6850、QX9100、QX9300、QX9650、QX9770
备注: 主要使用 915/945/965/G31/G35/P35/X38/G41/G45/P43/P45/X48 等
第一代: LGA 1156 接口; Nehalem/Westmere 架构 32/45 纳米(2 种规格)
1、赛扬: G1101
2、奔腾: G6950、G6951、G6960
3、酷睿 i3: 530、540、550、560
4、酷睿 i5: 650、655K、660、661、670、680、750、760
5、酷睿 i7: 860、870、875K、880
备注: 主要使用 P55/H55/H57/Q57
第二代: LGA 1155 接口; Sandy Bridge 架构 32 纳米
1、赛扬: G440、G460、G465、G470、G530、G540、G550、G555
2、奔腾: G630、G850
3、酷睿 i3: 2100、2102、2105、2120、2130
4、酷睿 i5: 2300、2310、2320、2400、2500、2500K
5、酷睿 i7: 2600、2600K、2700K
备注: 主要使用 H61/H67/B75/H77/Z77
第三代: LGA 1155 接口; Ivy Bridge 架构 22 纳米
1、赛扬: G1610、G1620、G1630
2、奔腾: G2020、G2030、G2120
3、酷睿 i3: 3210、3220、3225、3240、3245、3250
4、酷睿 i5: 3330、3340、3450、3550、3570、3570K
5、酷睿 i7: 3770、3770K
备注: 主要使用 H61/H67/B75/H77/Z77
第四代: LGA 1150 接口; Haswell 架构 22 纳米
1、赛扬: G1820、G1830、G1840、G1850
2、奔腾: G3220、G3260、G3258 (20 周年纪念)、G3420
3、酷睿 i3: 4130、4150、4330、4160、4340、4350、4170、4360、4370
4、酷睿 i5: 4430、4440、4460、4570、4590、4670、4670K、4690、4690K
5、酷睿 i7: 4770、4770K、4771、4790、4790K
备注: 主要使用 H81/B85/H87/Z87/H97/Z97
第五代: LGA 1150 接口; Broadwell 架构 14 纳米
1、酷睿 i5: 5675C
2、酷睿 i7: 5775C
备注: 主要使用 H97/Z97
第六代: LGA 1151 接口; Sky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G3900、G3900T、G3900E、G3900TE、G3902E、G3920
2、奔腾: G4400、G4400T、G4500、G4500T、G4520
3、酷睿 i3: 6100、6300、6320
4、酷睿 i5: 6400、6500、6600、6600K
5、酷睿 i7: 6700、6700K
备注: 主要使用 H110/B150/H170/Z170/B250/H270/Z270
第七代: LGA 1151 接口; Kaby 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G3930、G3930T、G3950
2、奔腾: G4500、G4520、G4560、G4580、G4600、G4600T、G4620
3、酷睿 i3: 7100、7300、7320、7350K
4、酷睿 i5: 7400、7500、7600、7600K
5、酷睿 i7: 7700、7700K
备注: 主要使用 H110/B150/H170/Z170/B250/H270/Z270
第八代: LGA 1151 接口; Coffee 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G4900、G4900T、G4920
2、奔腾: G5400、G5400T、G5500、G5500T、G5600
3、酷睿 i3: 8100、8120、8300、8350K
4、酷睿 i5: 8400、8500、8600、8600K
5、酷睿 i7: 8700、8700K、8086K
备注: 主要使用 H110/B150/H170/Z170/B250/H270/Z270,更新 Win11 暂只支持 8 代酷睿以上 CPU
第九代: LGA 1151 接口; Coffee 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G4930、G4930T、G4950
2、奔腾: G5420、G5420T、G5600T、G5620、G5620T
3、酷睿 i3: 9100、9100F、9300、9320、9350、9350K、9350KF
4、酷睿 i5: 9400、9400F、9500、9500F、9600K、9600KF
5、酷睿 i7: 9700、9700F、9700K、9700KF
6、酷睿 i9: 9900、9900F、9900K、9900KF、9900KS
备注: 主要使用 H310/B360/B365/H370/Z370/Z390
第十代:LGA 1200 接口;Comet 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G5900、G5900T、G5905、G5920、G5925
2、奔腾: G6400、G6405、G6405T、G6500、G6505、G6505T、G6600、G6605
3、酷睿 i3: 10100、10100F、10105、10105F、10300、10320、10325
4、酷睿 i5: 10400、10400F、10500、10500K、10600K、10600KF
5、酷睿 i7: 10700、10700F、10700K、10700KF
6、酷睿 i9: 10900、10900F、10910、10850K、10900K、10900KF
备注: 主要使用 H410/B460/H470/Z490/H510/B560/H570/Z590
第十一代:LGA 1200 接口;Rocket Lake 架构 14 纳米
1、赛扬: 无
2、奔腾: 无
3、酷睿 i3: 无
4、酷睿 i5: 11400、11400F、11500、11600、11600K、11600KF
5、酷睿 i7: 11700、11700F、11700K、11700KF
6、酷睿 i9: 11900、11900F、11900K、11900KF、11900KB
备注: 主要使用 H510/B560/H570/Z590
第十二代:LGA 1700 接口;Alder Lake 架构 10 纳米
1、赛扬: G6900
2、奔腾: G7400
3、酷睿 i3: 12100、12100F、12300
4、酷睿 i5: 12400、12400F、12490F、12500、12600、12600K、12600KF
5、酷睿 i7: 12700、12700F、12700K、12700KF
6、酷睿 i9: 12900、12900F、12900K、12900KF、12900KS
备注: 主要使用 H610/B660/H670/Z690/B760/H770/Z790
第十三代:LGA 1700 接口;Raptor Lake 架构 10 纳米
1、酷睿 i3: 13100、13100F
2、酷睿 i5: 13400、13400F、13500、13600、13600K、13600KF
3、酷睿 i7: 13700、13700F、13700K、13700KF
4、酷睿 i9: 13900、13900F、13900K、13900KF、13900KS
备注: 主要使用 H610/B660/H670/Z690/B760/H770/Z790
说明: 第六代处理器后兼容 DDR4 内存,第十二代处理器后兼容 DDR5 内存,100 系列主板后普遍支持 M.2 接口,M.2 NVMe SSD 相较于 2.5 寸的 SATA SSD 有了更多的性能提升。
目前 AMD 桌面端发布的大部分处理器型号以及插槽类型如下:
AM2(PGA 940 针) 90 纳米 推出时间:2006 年
(支持 Hyper-Transport 1.0/2.0 传输协议,全面支持 DDR2 内存,并支持双通道内存,支持虚拟化技术)
闪龙:2100+ 2200+ 2300+ 2400+ 2500+ 2600+ 2800+ 3000+ 3200+ 3400+ 3500+ 3600+ 3800+
速龙 XP:3200+
速龙 64:3200+ 3500+ 3800+ 4000+
速龙 64 X2:3600+ 3800+ 4000+ 4200+ 4400+ 4600+ 4800+ 5000+ 5200+ 5400+ 5600+ 5800+ 6000+ 6400+
AM2+(PGA 940 针) 65 纳米 推出时间:2007 年
(支持 Hyper-Transport 3.0 传输协议,AM2+ 接口与 AM2 同为 940 针,AM2+ 主板向下兼容 AM2 全部 CPU,是 AM2 到 AM3 的过渡接口)
速龙 64 X2:7450 7550 7750 7850
羿龙 X3:8400 8450 8550 8600 8650 8700 8750 8850
羿龙 X4:9500 9550 9600 9650 9700 9750 9850 9950
羿龙 II X3:715
羿龙 II X4:920 940
AM3(PGA 938 针) 45 纳米 推出时间:2008 年
(支持 Hyper-Transport 3.0 传输协议,全面支持 DDR3 内存,部分 AM2+ 主板可以通过刷 BIOS 支持 AM3 部分 CPU)
闪龙:X1 130、X1 140、X1 145、X1 150、X2 180、X2 190
速龙 II X2:215 220 225 240 245 250 255 260 265 270 280 B22 B24 B26 B28 B30
速龙 II X3:435 440 445 450 455 460
速龙 II X4:610 620 630 635 640 640T 645 650
弈龙 II X2:511 521 545 550 555 560 565 570 B53 B55 B57 B59 B60
弈龙 II X3:710 715 720 730 740 B73 B75 B77
弈龙 II X4:650T 805 810 820 830 840 840T 850 910 925 945 955 960T 965 970 975 980 B93 B95 B97 B99 TWKR
弈龙 II X6:1035T 1045T 1055T 1065T 1075T 1090T 1100T
AM3+(PGA 942 针) 32 纳米 推出时间:2011 年
(支持 HyperTransport 3.1 传输协议,AM3+ 主板向下兼容 AM3 全部 CPU,部分 AM3 主板可以通过刷 BIOS 支持 AM3+ 部分 CPU)
AMD FX 处理器释放最强大、无约束的处理性能,您可以亲眼见证和切身体会到它的极速响应能力。——2014·AMD
FX4000:4100 4130 4150 4170 4200 4300 4330 4350
FX6000:6100 6120 6130 6200 6300 6330 6350
FX8000:8100 8120 8140 8150 8300 8310 8320 8350 8370
FX9000:9370 9590
FM1(PGA 905 针) 32 纳米 推出时间:2011 年
(支持 Hyper-Transport 3.1 传输协议,AMD 首个将北桥集成到的桌面型平台)
APU A4:3300 3400 3420
APU A6:3500 3600 3620 3650 3670K
APU A8:3800 3820 3850 3870K
闪龙(无核显):X2 198
速龙 II X2(无核显):221
速龙 II X4(无核显):631 638 641 651K
FM2(PGA 904 针) 32 纳米 推出时间:2012 年
(FM2 主板不兼容 FM1 的 CPU,针脚整体布局与 FM1 大致相同,增加了 APU A10 高端产品线)
APU A4:4000 4020 5300 6300 6320 7300
APU A6:5400K 6400K 6420K
APU A8:5500 5600K 6500 6600K
APU A10:5700 5800K 6700 6790K 6800K
闪龙(无核显):X2 240 X2 250
速龙 II X2(无核显):340 350 370K
速龙 II X4(无核显):730 740 750K 760K
FX(无核显):670K
AMD FirePro A320 APU
FM2+(PGA 906 针) 28 纳米 推出时间:2013 年
(AMD 首个支持 PCI-E 3.0 的桌面型平台,FM2+ 主板向下兼容 FM2 全部 CPU,移除了 APU A4 低端产品线)
APU A6:7400K 7470K 7480
APU A8:7500 7600 7650K 7670K 7680 8650
APU A10:7700K 7800 7850K 7860K 7870K 7890K 8750
速龙 II X4(无核显):830 840 845 850 860K 870K 880K
FX(无核显):770K
AM1 (PGA 721 针) 28 纳米 推出时间:2014 年
(适合做 NAS 的平台)
闪龙:2650 3850
速龙:5150 5350 5370
APU:E2-6110
AM4(PGA 1331 针) 28/14/12/ 7 纳米 推出时间:2016 年
(全面支持 DDR4 内存,B550 X570 芯片组支持 PCI-E 4.0)
速龙 X4:940 950 970
速龙 APU:200GE 220GE 240GE 3000G
7th APU A6:9400 9500 9500E 9550
7th APU A8:9600
7th APU A10:8770 9700 9700E
7th APU A12:9800 9800E
1000 系 R3:1200 1300X
1000 系 R5:1400 1500X 1600 1600AF 1600X
1000 系 R7:1700 1700X 1800X
2000 系 R3/APU:2200G 2200GE 2300X
2000 系 R5/APU:2400G 2400GE 2500X 2600 2600X
2000 系 R7:2700 2700X
3000 系 R3/APU:3200G 3200GE 3100 3300X
3000 系 R5/APU:3400G 3400GE 3500 3500X 3600 3600X 3600XT
3000 系 R7:3700X 3800X 3800XT
3000 系 R9:3900 3900X 3900XT 3950X
4000 系 R3/APU:4100 4300G 4300GE
4000 系 R5/APU:4500 4600G 4600GE 4650G
4000 系 APU R7:4700G 4700GE 4750G
5000 系 APU R3:5300G 5300GE
5000 系 R5/APU:5500 5600G 5600GE 5600 5600X 5600X3D
5000 系 R7/APU:5700G 5700GE 5700X 5800 5800X 5800X3D
5000 系 R9:5900 5900X 5950X
AM5(LGA 1718 针) 5 纳米 推出时间:2022 年
(全面支持 DDR5 内存,B650 B650E X670 X670E 芯片组支持 PCI-E 5.0)
7000 系 R5:7500F 7600 7600X
7000 系 R7:7700 7700X 7800X3D
7000 系 R9:7900 7900X 7900X3D 7950X 7950X3D
(此表未录入 LGA 771 接口以下、Xeon、低功耗、线程撕裂者系列 CPU,新发布 CPU 会及时更新 目前已断更,部分 CPU 可能未录入,请移步到 Intel/AMD 官网查询,若遗漏请告知补充;内容仅供参考)
自制汇总,转载请标明来源!!!
lga 1200的主板支持有处错误,应该是b560而非支持AMD的b550
已更改,感谢更正
1、酷睿i5: 13600K、13600KF
2、酷睿i7: 13700K、13700KF
3、酷睿i9: 13900K、13900KF
这些应该是第13带吧?
更新时忘记修改了,感谢提醒